11月5日晚,學校在龑江新圖書館舉辦了以《李調元與川菜川劇》為主題的歷史文化講座。此次文化講座由學校主辦,圖書館和校團委承辦。講座邀請了四川省民俗學會理事、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德陽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羅江區(qū)作家協(xié)會主席尹幫斌先生主講。學校黨委書記袁聞聰出席了本次講座,圖書館、校團委負責人及各二級學院學生代表聆聽了此次講座。

尹幫斌從李調元與川菜的歷史淵源講起,先后為同學們講述了李調元詩詞中關于烹飪與食材的歷史淵源,分享了川人編撰的第一部飲食典籍《醒園錄》的主要內容,詳細地介紹了川劇的表演文化藝術特色和亮點。尹幫斌認為,李調元一生對戲劇藝術有著豐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歷。李調元為中國戲劇戲曲,尤其是四川戲劇的發(fā)展和戲曲理論的積累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川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尹幫斌認為,川劇作為獨具四川特色的地方劇種,其表演形式活潑,曲調多樣,淺顯易懂,語言詼諧,表演程式多樣化。其聲腔藝術,源遠流長,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代。其特技表演,如變臉、旋舞、噴火、吹燈等,有著強烈的行為藝術效果,深得四川人民的喜愛。

通過此次講座,學校師生對歷史文化名人李調元與川菜川劇文化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認識到李調元對研究、發(fā)展及創(chuàng)新川菜川劇文化所做出的特殊貢獻,同時了解了羅江在宣傳、傳承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李調元文化所作出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