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片视频免费_超粉嫩oo无码视频福利_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男同_日本乱人伦aⅴ

推動甲骨文研究更上層樓
發(fā)布時間:2020-12-09   來源:   作者:
時間:2019-11-18   作者:劉釗   來源:《人民日報》2019年11月16日5版

甲骨文研究不僅是純學術的事情,更是與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中國文化走出去等緊密相關。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過程中,甲骨文研究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習近平總書記致甲骨文發(fā)現(xiàn)和研究120周年的賀信,為我們的未來工作指明了方向。

有關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現(xiàn)狀是研究資料和研究力量分散,溝通協(xié)同不夠。2014年由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牽頭,由李學勤、裘錫圭擔任首席專家的“九校一院一所”11家研究單位組成的“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入選“2011計劃”,是入選的唯一與“文化傳承”類別相關的中心。經過幾年運作,中心在學術研究、學生培養(yǎng)、梯隊建設、國際交流等方面成績卓著,產生一大批標志性成果。目前應建設這樣的學術平臺,加大對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支持力度。

甲骨文發(fā)掘整理研究缺乏標準,造成的后果是丟失了很多古人留下的信息,甚至造成文物損毀。缺乏標準也不利于資料和文本的比對和電子化。甲骨文研究經過幾代學人的努力,已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這些經驗需要被更好地推廣和應用。在發(fā)掘清理甲骨的程序和工具、甲骨的拍照和墨拓、甲骨的著錄、甲骨的隸寫及符號使用等方面,都需要集思廣益,加以標準化,推動學術發(fā)展和研究實力的整體提升。

甲骨文發(fā)現(xiàn)120年以來,有約16萬片的甲骨收藏遍布世界各地。以往雖然有過一些普查和采集工作,但既不徹底,又沒有利用最新技術手段,因此參差不齊,效果不佳。建議重新啟動對全球甲骨文資料的全面普查和采集,利用最新科技手段,獲取甲骨的拓本、彩色照片、尺寸、收藏信息等,如有條件,最好還要對甲骨進行三維掃描。在這方面,近些年相繼啟動的如“海外藏中國青銅器調查”和“海外中華古籍調查與數字化回歸”等工程可以提供借鑒。

甲骨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值得我們倍加珍視,努力提高研究水平。

 (劉 釗 復旦大學教授、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